专题文章
一八XX年的老照片
香港历史博物馆
都市及口述历史组
2009年
(曾于2009年4月明报月刊发表) |
近代摄影原理是利用感光物料来留住映像,法国人达盖尔 (L. J. M. Daguerre)发明的「银板法」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银板法」在一八三九年被注册为专利,称「达盖尔摄影术」,数年后即传到亚洲。根据近人的研究,一八四五年香港岛上已出现运用这种技术的摄影室。后来英国人阿切尔(F. S. Archer)发明「湿板法」,从玻璃底片可复制出清晰相片,而且感光时间较短,较容易捕捉生活题材,所以此技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十分流行。然而在拍摄户外照片时,摄影师除了要携带沉重装备外,还要架设临时帐篷,以方便即场处理底片,所以这时期拍摄的户外全景照片,实在得来不易。 |
早期香港,不单有外籍摄影师从事摄影工作,亦有华人参与。一八七七年香港主要华人商铺名录中,就有「华芳」、「赛芳」、「丽生」、「南桢」、「璸纶」等多间照相馆的名字(图一),它们都集中在皇后大道中,与外籍摄影师的照相馆比邻。其中由赖阿芳经营的「华芳」在一八五七年开业,雇有外籍员工,作品更得到同行的赞赏。 |
当时照相馆的顾客,包括有在港的中外居民,以及路经香港的外籍旅客。同时,香港殖民地作为外国在华取得的据点,外国旅客对这里的新式建筑,以及具东方色彩的社会生活面貌甚感兴趣,所以摄影师亦拍下大量香港城市风貌的照片,其中包括中环海旁出现的商业楼宇,象征英国殖民地建置的皇后像广场和高等法院大楼。太平山街一带的华人住所亦引起摄影师的兴趣,这些照片亦成为我们认识当时民生情况的重要资料。(图二至六) |
至于早期影楼的人像摄影,拍摄时需要充足光源,拍摄对象要保持姿势一段时间,才可拍出理想图片,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清代湖南进士周昌寿追述在广州见到的西方事物时,曾提到一八四六年照相馆内的情况:「奇器多,而最奇者有二。一为画小照法,坐人平台上,面东置一镜,术人从日光中取影,和药少许涂四周,用镜嵌之,不令泄气。有顷,神情酷肖,善画者不如。镜不破,影可长留也。取景必辰巳时,必天晴有日。」(见氐着《思益堂扎记》卷九《广东杂述》) |
香港历史博物馆藏品中,以旧照片数量最多,超过一万张。该馆从其馆藏中精选五十多张历史照片,并以「四环九约 ─ 香港历史博物馆藏历史图片精选」为题,现正于该馆公开免费展出,展期至二○○九年六月十五日。该展览介绍香港开埠初期,港岛市区(亦称维多利亚城)的变化。 |
(图一)
(图二)
一八七○年代的港岛中环海旁。右方空隙为毕打街,毕打街右方为渣甸洋行,左方是颠地洋行。
(图三)
一九一○年代的皇后像广场。位于广场中心的是维多利亚女皇铜像,这尊铜像是一八八七年为庆祝女皇登基五十年而铸造的。高等法院(现立法会大楼) 正前方的是乔治五世的铜像,照片下方则是昃臣爵士的铜像。
(图四)
一九一○年代初的湾仔及东角(即铜锣湾)。此照片可看到湾仔曾经填海,海旁建有货仓及码头。图中尚可看到一八八三年建成之防波堤(现维多利亚公园)及离岸甚远的奇力岛(现海底隧道入口)。
(图五)
约摄于一八九○年的上环文武庙。文武庙始建于一八四七年,庙内供奉文昌帝君及关圣帝君,因此称为文武庙。
(图六)
一八八○年前后上环太平山区照片。太平山区主要为华人居住区域,与背后的洋房相比,环境挤迫,卫生恶劣,一八九四年发生鼠疫后,政府在这区进行清拆及重建。照片前方为普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