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橫幅
 

專題文章

 

一八XX年的老照片

香港歷史博物館
都市及口述歷史組
2009年

(曾於2009年4月明報月刊發表)
 
近代攝影原理是利用感光物料來留住映像,法國人達蓋爾 (L. J. M. Daguerre)發明的「銀板法」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銀板法」在一八三九年被註冊為專利,稱「達蓋爾攝影術」,數年後即傳到亞洲。根據近人的研究,一八四五年香港島上已出現運用這種技術的攝影室。後來英國人阿切爾(F. S. Archer)發明「濕板法」,從玻璃底片可複製出清晰相片,而且感光時間較短,較容易捕捉生活題材,所以此技術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十分流行。然而在拍攝戶外照片時,攝影師除了要攜帶沉重裝備外,還要架設臨時帳篷,以方便即場處理底片,所以這時期拍攝的戶外全景照片,實在得來不易。
 
早期香港,不單有外籍攝影師從事攝影工作,亦有華人參與。一八七七年香港主要華人商鋪名錄中,就有「華芳」、「賽芳」、「麗生」、「南楨」、「璸綸」等多間照相館的名字(圖一),它們都集中在皇后大道中,與外籍攝影師的照相館比鄰。其中由賴阿芳經營的「華芳」在一八五七年開業,雇有外籍員工,作品更得到同行的讚賞。
 
當時照相館的顧客,包括有在港的中外居民,以及路經香港的外籍旅客。同時,香港殖民地作為外國在華取得的據點,外國旅客對這裏的新式建築,以及具東方色彩的社會生活面貌甚感興趣,所以攝影師亦拍下大量香港城市風貌的照片,其中包括中環海旁出現的商業樓宇,象徵英國殖民地建置的皇后像廣場和高等法院大樓。太平山街一帶的華人住所亦引起攝影師的興趣,這些照片亦成為我們認識當時民生情況的重要資料。(圖二至六)
 
至於早期影樓的人像攝影,拍攝時需要充足光源,拍攝對象要保持姿勢一段時間,才可拍出理想圖片,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清代湖南進士周昌壽追述在廣州見到的西方事物時,曾提到一八四六年照相館內的情況:「奇器多,而最奇者有二。一為畫小照法,坐人平台上,面東置一鏡,術人從日光中取影,和藥少許塗四周,用鏡嵌之,不令泄氣。有頃,神情酷肖,善畫者不如。鏡不破,影可長留也。取景必辰巳時,必天晴有日。」(見氐著《思益堂扎記》卷九《廣東雜述》)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中,以舊照片數量最多,超過一萬張。該館從其館藏中精選五十多張歷史照片,並以「四環九約 —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歷史圖片精選」為題,現正於該館公開免費展出,展期至二○○九年六月十五日。該展覽介紹香港開埠初期,港島市區(亦稱維多利亞城)的變化。

 

圖一

(圖一)

圖二一八七○年代的港島中環海旁

(圖二)
一八七○年代的港島中環海旁。右方空隙為畢打街,畢打街右方為渣甸洋行,左方是顛地洋行。

圖三一九一○年代的皇后像廣場

(圖三)
一九一○年代的皇后像廣場。位於廣場中心的是維多利亞女皇銅像,這尊銅像是一八八七年為慶祝女皇登基五十年而鑄造的。高等法院(現立法會大樓) 正前方的是喬治五世的銅像,照片下方則是昃臣爵士的銅像。

圖四一九一○年代初的灣仔及東角

(圖四)
一九一○年代初的灣仔及東角(即銅鑼灣)。此照片可看到灣仔曾經填海,海旁建有貨倉及碼頭。圖中尚可看到一八八三年建成之防波堤(現維多利亞公園)及離岸甚遠的奇力島(現海底隧道入口)。

圖五一八九○年的上環文武廟

(圖五)
約攝於一八九○年的上環文武廟。文武廟始建於一八四七年,廟內供奉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因此稱為文武廟。

圖六一八八○前後上環太平山區

(圖六)
一八八○年前後上環太平山區照片。太平山區主要為華人居住區域,與背後的洋房相比,環境擠迫,衛生惡劣,一八九四年發生鼠疫後,政府在這區進行清拆及重建。照片前方為普仁街。

 

私隱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後修改日期:

© 版權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