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從考古文物看漢代香港
香港歷史博物館
考古組
2009年
(曾於2009年6月明報月刊發表) |
秦漢大一統帝國建立後,於嶺南地區設官駐軍,在中原文明影響下,香港地區在漢朝亦有相當的發展。最早在本地調查考古文物的華人學者,首推陳公哲(一八九○至一九六一),他於一九三六年避亂遷港,並於一九三八年自購帆船,沿水路勘查香港全境的考古遺址,是歲冬把收集所得的部分資料編成《古陶拓片》一書,其中就有漢代典型戳印方格紋陶片的拓本(圖一),只可惜未有注明出土地點。 |
一九五五年八月政府進行房屋工程時發現的李鄭屋漢墓,至今仍是香港最重要的漢代考古發現。古墓出土的消息,吸引當時中外文報章的興趣,並作連載報導。曾任職濟南齊魯大學,並對大辛莊商代文物有深入研究的林仰山教授(Prof. Frederick Seguier Drake,一八九二至一九七四),當時為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他率領大學師生,在政府工務局人員協助下挖掘。李鄭屋漢墓出土的五十八件陪葬器,常見於華南東漢墓中,其中屋、倉、井及灶等陶製模型,反映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 |
漢墓中出土的方格紋硬陶罐,陶質堅硬,上腹微鼓,平底。器表拍印細密的方格紋,灰紅色,無釉。這種方格紋硬陶罐具相當特色,同類器物在香港其他地方如馬灣東灣仔,屯門龍鼓上灘、掃管笏,大嶼山竹篙灣、散石灣和西貢滘西洲、沙下亦有出土,屬實用器。不少陶罐表面裝飾有幾何圖形戳印,其中從滘西洲出土經修復的陶罐,現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 |
除了陶器,香港尚出土有為數不少的漢代銅錢,包括南丫島深灣出土的東漢晚期五銖錢,以及屯門掃管笏發現的漢代五銖錢及貨泉。後者從一個灰坑中出土,數量近百枚,出土時還混有竹蓆及麻布的殘餘,是本地埋藏漢代文物數量較多的遺址。此外,大嶼山白芒、竹篙灣,南丫島沙埔村也曾出土鐵斧、鐵鍤等農業用具,西貢滘西洲發現捕魚用漢代陶網墜,顯示漢代時期香港地區的經濟活動。 |
香港發現漢代文物的十多個地點,多是分布於海岸,且靠近航線,交通便利。器物較集中於西漢前期及東漢後期,且後者在遺址和器物數量上,都有顯著增加。不過,各地點除李鄭屋漢墓外,文化層較薄弱且及缺乏完整遺跡,反映這些地點生活的人數不多,以及不具延續性、長時期定居的聚落遺存。可是,就華南出土漢墓的情況來言,香港除了已知的李鄭屋漢墓外,應有其他的漢代墓葬,及有可能發現與其相對應、具一定規模的考古遺址,這些都有待考古工作者的繼續努力。 |
(圖一)陳公哲先生於1938年發現漢代陶片的拓本
李鄭屋漢墓的發現哄動一時
香港大學林仰山教授於發現古墓的工地現場,向學生講解發掘情況。
李鄭屋漢墓出土陶屋模型
李鄭屋漢墓出土陶屋模型
李鄭屋漢墓出土陶倉模型
李鄭屋漢墓出土陶倉模型
李鄭屋漢墓出土陶倉模型
滘西洲出土幾何圖形戳印陶罐 (古物古蹟辦事處藏品)
南丫島深灣出土東漢五銖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