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從紙紮用品看香港民俗文化
香港歷史博物館
民俗組
2010年
(曾於2010年7月明報月刊發表) |
紙紮用品在香港傳統民俗中扮演重要角色,是鄉村節慶的主要裝飾品,亦是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如從祭祀對象和功能區分,紙紮用品可粗略分為節慶紮作、裝飾紮作和喪葬紮作。從老照片可見,十九世紀香港重要慶典的紙紮裝飾,多來自廣州的著名作坊【圖一】。其實,紙紮工藝在香港傳承多年,從未中斷,供應紙紮用品者,除了香燭紙紮舖外,還有圍村紮作師傅及道士。曾有一段時期,香港紮作的獅頭、龍頭更遠銷至歐美地區,雖然近年紙紮用品多從內地輸入,而圍村紮作師傅亦已幾近失傳,但節日慶典及宗教儀式中使用紙紮的傳統,則仍然保留下來。 |
節慶紮作 香港流傳的節慶紮作中,不少皆具有象徵意義,例如元宵圍村點燈儀式用的燈【圖二】,就以「燈」和「丁」諧音,用來象徵宗族內的新生男丁。神誕巡遊中運載神像的紙紮花炮,則是一所流動的神廟,其外設有「龍柱」及大將,上有燈籠、麒麟及八仙裝飾,仿如真正的廟宇。至於紙紮神獸,如「大角麒麟」和「客家麒麟」等,有時會用來呈現族群的身份【圖三】。此外,盂蘭節和圍村打醮時,都會紮起「大士王」等巨型神像,代表神靈降臨,參與醮會。酬神用的各種「神衣」,冠帽靴鞋,一應俱全,並依照帝王將相袍服樣式設計,突顯其身份地位【圖四】。 |
裝飾紮作 至於裝飾用的紮作,最常見的要數花牌及燈籠,除了節慶、婚嫁、新舖開張和就職典禮的花牌外,本地紮作師傅在1960年代左右亦發明了一種「機動花牌」,主要用風扇馬達、皮帶、銅鑼、伸縮裝置及各種紙糊人物,以章回小說或歷史故事為題材,組裝成一個個會發出聲響,又有人物來回活動花牌箱,放置於餅店門外,以招徠顧客【圖五】。這些花牌箱亦見於錦田鄉十年一屆太平清醮的會場中,以增添熱鬧【圖六】。至於醮場另一角,則陳列地獄情景的紮作,有勸善懲惡的作用。過去紙紮擺設亦用於宴會場合,例如舉行「滿漢全席」時,都會布置小型紙紮牌樓及紙糊人物,以示隆重。同類的紙糊人物陳設,亦與各式餅食,供奉於盂蘭節的神棚之內。 |
喪葬紮作
最後是喪葬紮作,這些紮作用品主要供奉死者,金銀山、金銀橋及仙鶴用來超渡亡魂,另有滿足死者衣、食、住、行各方面所需的物品,包括衣箱、服裝、珠寶首飾、食物、麻雀枱、電玩、花園樓房、傢具、電視機、汽車等,所有形制皆可按死者親人的意願而訂造【圖七】,所以各出新奇,更可以包羅潮流玩意。 |
香港歷史博物館專家顧問施天賜 (Janet Lee Scott) 教授研究紙紮供品多年,更出版專書詳盡介紹香港使用紙馬和紙紮的習俗,是十分重要的參考資料。她更把收藏多年的風車、紙馬及紙紮用品捐贈予博物館,成為民俗藏品的一部份【圖八】。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長期展覽──「香港故事」則重構節日慶典的環境,為紙紮展品提供一個展示場景,讓參觀者從中認識到傳統紮作工藝之美,亦明白到香港能夠保存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因為傳統節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佔有獨特的地位。 |
圖一:1907年港島皇后大道西的節慶牌樓,是本地華人為歡迎英國干諾公爵而建造的。
圖二:圍村宗祠點燈儀式用的花燈。
圖三:1997年長洲太平清醮中的「大角麒麟」。
圖四:天后誕所用的神衣。
圖五:昔日餅店門外用以招徠生意的機動花牌。
圖六:1995年錦田十年一屆打醮中的機動花牌。
圖七:祭祀先人用的紙製木櫃連音響組合。
圖八: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的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