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專題
 

專題文章

 

從小型展廳到規模完備的博物館

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何清顯先生
2005年

 

今年是香港歷史博物館30週年紀念,博物館擁有現在的規模和日漸擴大的基礎觀眾,「三十而立」這句賀辭,可以當之無愧了。

 

記得當我放下粉筆加入博物館時,歷史藏品只是棲身香港大會堂高座的美術博物館的一小部分。當時還是按照英國小城市的管理模式,博物美術館和圖書館都連在一起,設在大會堂旁。館中不論是展廳或藏品庫都是具體而微,歷史展覽只好和美術展覽輪候展出,藏品也很有限。從那時開始,心中所想的是如何能使歷史這部分有自己的發展空間,但限於客觀條件,在最初數年也只能努力建立藏品,間中也會辦一些展覽以助宣傳及蒐集。舊式漁船模型和本地木偶戲藏品,就在這時候和已故的林秉輝兄一起,經過許多田野工作和採訪陸續建立和擴展的。而最珍貴的,便是和漁民、建做漁船模型的船廠東主、老師傅以及木偶藝人等建立友誼,取得許多資料。

 

1975年7月,博物館終於踏出了第一步。當時的市政局在尖沙咀星光行租了700多平方米的地方作為展廳,而藏品庫及工作室則設在海防道九龍公園內的一所舊兵房裡。現在回想起來真有點匪夷所思:展廳不論在樓底高度、面積、人流控制、氣溫濕度等等,都不符合博物館的標準;而舊兵房雖經修葺翻新及加上空調,但和理想的藏品庫仍然相差甚遠,同事們要多花不少精力才能辦好展覽和照顧藏品。但在這些不理想的條件下,博物館逐步建立了考古、民俗和本地史藏品,而在星光行的展覽也吸引了不少觀眾。林秉輝最擅長的錢幣及郵票展覽固然哄動「爆場」(在開館兩個月內我們便要換掉兩扇被人群擠爆的玻璃門),而在傳統漁業及農業展覽中,看到年齡較長的觀眾自行向子女們講解他們以前怎樣從事漁業或農耕,深深地感受到反映生活、讓觀眾投入才是博物館成功的要訣。當然也感受到當時展覽場地狹小和向市民提供服務的條件是多麼的不足。

 

從80年代開始,我的時間大都花在如何為博物館爭取建立永久館址上。經過許多努力與挫折,在1983年總算從星光行租賃場地走出來,於九龍公園另外兩座改裝的兵房設立了臨時而比較像樣的展廳和工作場地。而在這臨時館址舉行的專題展覽,例如「香港製造」、「傳統婚禮」,以及大型借展如「中國古人類」及「中國恐龍」等,它們受歡迎的程度也證明了香港實在需要一座永久的歷史博物館。但是由於當局同時間也要發展美術館及科學館,只可以在1989年於九龍公園兩座舊兵房之間加建新翼展廳。即使如此,這座新翼已經讓博物館設立了長期的本地史展覽「香港故事」,以現代化的展示方式,透過環境重構,以多媒體及其他和觀眾互動的方式展示藏品和主題,讓香港市民及外地遊客快速地看到香港從史前到20世紀70年代的歷史,感受到香港在蛻變中經歷的笑與淚。

 

經過多年的爭取與籌劃,香港歷史博物館在漆咸道的永久館址工程項目終於在1995年落實,同年我也總算可以鬆一口氣退下火線,把發展新館的棒子交給丁新豹總館長和其他同事了。現在的歷史博物館建築是專為博物館用途而設計的,館中藏品豐富,香港歷史的長期展覽內容精美完備,專題展覽多姿多彩,而周邊設備齊全,和起步時的小展廳小倉庫相比,可以說是雲泥之別。在這優美的硬件之外,同事們的專業質素不斷提升,而館方對觀眾和學生提供的服務亦更為多樣化。希望香港市民和觀眾對香港歷史博物館多加愛護,多點使用博物館和她的分館,以及提供藏品與資料,因為只有觀眾的參與和支持才能賦予博物館存在的意義和生命力。

 

最後,在此謹祝歷史博物館在「三十而立」後會更趨成熟,更能迎接21世紀的挑戰。

 

1985年「中國恐龍」展覽圖片

1985年「中國恐龍」展覽中,何清顯先生帶領嘉賓參觀展品。

1987年博物館員工合照圖片

1987年博物館員工合照,前排左六為何清顯先生,其身旁為林秉輝先生。

 

私隱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後修改日期:

© 版權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