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Banners
 

專題文章

 

現代化前沿城市的歷史記憶 ─ 「摩登都會:滬港社會風貌」展覽

香港歷史博物館
都市及口述歷史組
2009年

(曾於2009年8月明報月刊發表)
 
 早於一九七○年代,歷史學者已注意到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沿海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並提出所謂「香港-上海走廊」,因為在十九世紀末,不少倡議改革者都來自這兩地,他們或在兩地接受教育、或受到其物質文明和新式制度所啟發,或頻繁地往來於滬港之間,利用這兩地在商貿網絡和訊息方面的優勢,汲取外來知識,傳播改革思想。然而,香港與上海卻在不同的基礎上起步。
 
香港並非英國首選
香港雖然位處中外海上航路,與澳門同扼珠江門戶,在海上絲路扮演重要角色;但由於遠離中央政權,歷來被視為邊陲之地,地狹民鄙,一八四一年開埠前,港島的居民約有五千人,主要靠漁業和務農維生。上海則早在宋代建鎮,到一二九二年設縣,一五五三年築建城牆。晚明時期淞江一帶已有長足發展,紡織業發達,文人學士輩出。開埠前的上海,在實際不足七平方公里的老城廂內,居住了超過十萬人,與香港「孤懸海上」的情況相較,實有天壤之別。
 
上海在開埠前經濟和文化發達,與其明顯的地理優勢有關。上海位於我國海岸線的居中位置,是長江入海處,四周為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人煙稠密、物產豐富。只要以該地為基點,無論是物資和訊息,都可以很容易擴散到全國各地。英國人深明此理,所以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首相巴麥尊(Henry John Temple Palmerston)便曾明言,該次對華戰爭的目標是迫使清政府向英國商業開放華東口岸,他最初希望割佔的地方是鄰近上海的舟山,而非香港島。香港雖然是珠江口最優良的海港,但由於當時已有廣州開口通商在先,加上香港與華東的廣闊市場相隔甚遠,初時並不吸引英人。其後因舟山面積太大難以管治,加上清政府反對,英國才被迫棄舟山而經營香港,然而,這說明為何英國在開口通商以後,力謀發展上海。
 
黃埔江與維多利亞港
上海與香港兩地的現代城市建設,同樣以一八三九至一八四二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揭開序幕。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結束後,中英兩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香港島被割讓予英國,上海則開放為通商口岸,翻開了兩地歷史的新一頁。在開埠百多年間的城市發展中,上海與香港一直居於全國領先地位。
 
在十九世紀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滬港兩地成為西方商旅和新式事物的集中地,是國人認識西方現代文明的窗口。在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雙城分別以其城市象徵的黃埔江和維多利亞港為起點,孕育出上海外灘和香港維多利亞城的現代規模。憑藉相對安定的治安環境、較內地繁榮的社會經濟,吸引大批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人口。同時這裏亦吸引了不少外商、傳教士、外國遊客和冒險家,頻繁的人口流動加快了兩地的現代化步伐。在大都會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觀下,華人居民的生活習俗與外國傳入的事物、文化和制度,交織出一種獨特的都市生活風貌,走在時代尖端,成為現代生活的楷模,上海和香港彷彿就是現代化的代名詞。事實上,「摩登」(modern)這個反映追趕世界潮流的用語,亦從這兩個地方開始使用。
 
近代上海和香港崛興之快令人注目,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很多方面都開創先河。例如最早期的華文報紙,即香港的《中外新報》和上海的《上海新報》,分別創刊於一八五八年和一八六一年;最早裝置於建築物上的自鳴鐘,分別於一八六一年在香港的畢打街及一八六五年在上海的法租界落成;煤氣街燈於一八六五年同時出現於滬港兩地;電燈最先於一八八二年和一八八九年在上海和香港使用;有軌電車分別於一九○四年和一九○八年在香港和上海開通。這一連串的數字,說明了一個現象:即香港與上海兩地的城市發展幾乎是同步的,並站在中國現代化的最前端。香港在政治、經濟、司法和教育制度等各方面皆與內地截然不同,更讓當時路經此地的華人商旅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與香港的情況不同,由於上海同時存在著華界和兩個租界,所以市政建設在市內的出現都有一個過渡期;以自來水廠為例,分別於一八八三年在英美租界(即後來的公共租界)、一九○三年在法租界及一九一一年在華界出現。
 
名人穿梭往來
滬港的同步發展,與兩地頻繁的交流不無關係,而且這個交流是全面的,遍及社會不同行業和階層。不少名人都曾在兩個城市間穿梭往來,例如一八六○年代從上海避禍移居香港的王韜,前後住了約二十年,他在香港《循環日報》上發表政論文章,深受內地官員所注意。生於上海的著名小說家張愛玲,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一年間在香港大學肄業,更曾在港定居,香港的生活經歷成為她的小說作品素材。生於香港的「亞洲球王」李惠堂,一九二五年移居上海,加入當地的樂華足球隊,並代表中國參加一九三六年的柏林奧運會。同樣生於香港的「南國影星」陳雲裳,於一九三八年前往上海接拍《木蘭從軍》後,成為全國炙手可熱的女影星,其他如「民新」和「聯華」等電影製片公司,亦為香港-上海這個雙城傳奇寫下重要一頁。其他方面可以列舉的例子恆河沙數,滬港兩地發展步伐如此相近,交通郵電又緊密聯繫,把這兩座城市的脈搏接連起來,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最重要的都市,也是當時的國際大都會。
 
時至今日,滬港兩地的交流一直延續下來,並且一如既往是雙向的。在一九四九年以後,不少內地的資本家和文化界人士相繼遷來香港,使五十年代的香港出現「上海化」現象,港島的北角亦有「小上海」的別稱。下迄七八十年代,隨著內地的改革開放,香港商人和資金又再次大舉北上,到上世紀末浦東成為開放新熱點後,更吸引了大量港資進駐滬上,足證滬港兩地無論在人材,資金和技術方面,皆有廣泛的交流和互動。相信在全球化的環境下,上海和香港將繼續在互惠互利的大前提下帶動中國的經濟和文化騰飛。
 
上海與香港這兩個城市的成長,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具有時代意義,長期以來獲海內外學者垂青。香港歷史博物館繼二○○七年與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共同舉辦「從錢莊到現代銀行-滬港銀行業發展」展覽後,這次再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合作,透過上海和香港兩地文博機構的珍藏,展示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城市生活的改變,而這個展覽亦見證著兩地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豐碩成果。

 

香港留聲機圖片

一九三○年代香港留聲機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網球少女畫像的廣告畫圖片

香港一九三○年代網球少女畫像的廣告畫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上海《東方雜誌》圖片

一九一二年上海《東方雜誌》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香港大新百貨公司禮盒圖片

一九四○年代香港大新百貨公司禮盒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上海陰丹士林布的包裝招紙圖片

一九三○年代上海陰丹士林布的包裝招紙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私隱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後修改日期:

© 版權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