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Banners
 

专题文章

 

现代化前沿城市的历史记忆 ─ 「摩登都会:沪港社会风貌」展览

香港历史博物馆
都市及口述历史组
2009年

(曾于2009年8月明报月刊发表)
 
 早于一九七○年代,历史学者已注意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沿海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提出所谓「香港-上海走廊」,因为在十九世纪末,不少倡议改革者都来自这两地,他们或在两地接受教育、或受到其物质文明和新式制度所启发,或频繁地往来于沪港之间,利用这两地在商贸网络和讯息方面的优势,汲取外来知识,传播改革思想。然而,香港与上海却在不同的基础上起步。
 
香港并非英国首选
香港虽然位处中外海上航路,与澳门同扼珠江门户,在海上丝路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远离中央政权,历来被视为边陲之地,地狭民鄙,一八四一年开埠前,港岛的居民约有五千人,主要靠渔业和务农维生。上海则早在宋代建镇,到一二九二年设县,一五五三年筑建城墙。晚明时期淞江一带已有长足发展,纺织业发达,文人学士辈出。开埠前的上海,在实际不足七平方公里的老城厢内,居住了超过十万人,与香港「孤悬海上」的情况相较,实有天壤之别。
 
上海在开埠前经济和文化发达,与其明显的地理优势有关。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居中位置,是长江入海处,四周为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只要以该地为基点,无论是物资和讯息,都可以很容易扩散到全国各地。英国人深明此理,所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首相巴麦尊(Henry John Temple Palmerston)便曾明言,该次对华战争的目标是迫使清政府向英国商业开放华东口岸,他最初希望割占的地方是邻近上海的舟山,而非香港岛。香港虽然是珠江口最优良的海港,但由于当时已有广州开口通商在先,加上香港与华东的广阔市场相隔甚远,初时并不吸引英人。其后因舟山面积太大难以管治,加上清政府反对,英国才被迫弃舟山而经营香港,然而,这说明为何英国在开口通商以后,力谋发展上海。
 
黄埔江与维多利亚港
上海与香港两地的现代城市建设,同样以一八三九至一八四二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揭开序幕。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两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予英国,上海则开放为通商口岸,翻开了两地历史的新一页。在开埠百多年间的城市发展中,上海与香港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十九世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沪港两地成为西方商旅和新式事物的集中地,是国人认识西方现代文明的窗口。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双城分别以其城市象征的黄埔江和维多利亚港为起点,孕育出上海外滩和香港维多利亚城的现代规模。凭借相对安定的治安环境、较内地繁荣的社会经济,吸引大批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人口。同时这里亦吸引了不少外商、传教士、外国游客和冒险家,频繁的人口流动加快了两地的现代化步伐。在大都会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下,华人居民的生活习俗与外国传入的事物、文化和制度,交织出一种独特的都市生活风貌,走在时代尖端,成为现代生活的楷模,上海和香港彷佛就是现代化的代名词。事实上,「摩登」(modern)这个反映追赶世界潮流的用语,亦从这两个地方开始使用。
 
近代上海和香港崛兴之快令人注目,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方面都开创先河。例如最早期的华文报纸,即香港的《中外新报》和上海的《上海新报》,分别创刊于一八五八年和一八六一年;最早装置于建筑物上的自鸣钟,分别于一八六一年在香港的毕打街及一八六五年在上海的法租界落成;煤气街灯于一八六五年同时出现于沪港两地;电灯最先于一八八二年和一八八九年在上海和香港使用;有轨电车分别于一九○四年和一九○八年在香港和上海开通。这一连串的数字,说明了一个现象:即香港与上海两地的城市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并站在中国现代化的最前端。香港在政治、经济、司法和教育制度等各方面皆与内地截然不同,更让当时路经此地的华人商旅留下深刻印象。然而与香港的情况不同,由于上海同时存在着华界和两个租界,所以市政建设在市内的出现都有一个过渡期;以自来水厂为例,分别于一八八三年在英美租界(即后来的公共租界)、一九○三年在法租界及一九一一年在华界出现。
 
名人穿梭往来
沪港的同步发展,与两地频繁的交流不无关系,而且这个交流是全面的,遍及社会不同行业和阶层。不少名人都曾在两个城市间穿梭往来,例如一八六○年代从上海避祸移居香港的王韬,前后住了约二十年,他在香港《循环日报》上发表政论文章,深受内地官员所注意。生于上海的著名小说家张爱玲,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一年间在香港大学肄业,更曾在港定居,香港的生活经历成为她的小说作品素材。生于香港的「亚洲球王」李惠堂,一九二五年移居上海,加入当地的乐华足球队,并代表中国参加一九三六年的柏林奥运会。同样生于香港的「南国影星」陈云裳,于一九三八年前往上海接拍《木兰从军》后,成为全国炙手可热的女影星,其他如「民新」和「联华」等电影制片公司,亦为香港-上海这个双城传奇写下重要一页。其他方面可以列举的例子恒河沙数,沪港两地发展步伐如此相近,交通邮电又紧密联系,把这两座城市的脉搏接连起来,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都市,也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时至今日,沪港两地的交流一直延续下来,并且一如既往是双向的。在一九四九年以后,不少内地的资本家和文化界人士相继迁来香港,使五十年代的香港出现「上海化」现象,港岛的北角亦有「小上海」的别称。下迄七八十年代,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商人和资金又再次大举北上,到上世纪末浦东成为开放新热点后,更吸引了大量港资进驻沪上,足证沪港两地无论在人材,资金和技术方面,皆有广泛的交流和互动。相信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上海和香港将继续在互惠互利的大前提下带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腾飞。
 
上海与香港这两个城市的成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时代意义,长期以来获海内外学者垂青。香港历史博物馆继二○○七年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共同举办「从钱庄到现代银行-沪港银行业发展」展览后,这次再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合作,透过上海和香港两地文博机构的珍藏,展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生活的改变,而这个展览亦见证着两地文化交流和合作的丰硕成果。

 

香港留声机图片

一九三○年代香港留声机 香港历史博物馆藏

网球少女画像的广告画图片

香港一九三○年代网球少女画像的广告画 香港历史博物馆藏

上海《东方杂志》图片

一九一二年上海《东方杂志》 香港历史博物馆藏

香港大新百货公司礼盒图片

一九四○年代香港大新百货公司礼盒 香港历史博物馆藏

上海阴丹士林布的包装招纸图片

一九三○年代上海阴丹士林布的包装招纸 香港历史博物馆藏

 

私隐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后修改日期:

© 版权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