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Banners
 

专题文章

 

探求不息:麦兆良神父粤东考古藏品

香港历史博物馆
考古组
2010年

(曾于2010年1月明报月刊发表)
 
前言
1928年3月,中央研究院在广州中山大学筹设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7月,历史语言研究所于广州正式成立,其中的考古组是中国最早的考古研究机构。另外,考古学团体黄花考古队1931年于广州市成立,在在显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广东省起步较早。位处珠江口的香港,因与海外密切往来,源于近代西方的考古发掘工作亦较早地出现于香港。1920年代,英籍韩义理医生(Dr Charles Montague Heanley 1877-1970)、澳大利亚籍萧思雅教授(Prof Joseph Shellshear 1885-1958)、英籍公务员施戈斐侣(Walter Schofield 1888-1968)、爱尔兰籍耶稣会传教士芬戴礼(Jesuit Daniel Finn, S.J. 1886-1936)等业余考古工作者,均曾于香港进行广泛的田野考古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粤东一带,探索远古文化的田野工作亦于1920年代起于多个地点展开,且工作范围远至福建省南部,意大利藉宗座外方传教会神父麦兆良的贡献功不可没。
 
麦兆良神父的粤东考古工作
麦兆良神父(Fr Raphael Maglioni, 1891 - 1953)【图1】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麦神父从意大利到香港,继而到广东海丰地区传教,期间他掌握福佬(俗称鹤佬)方言,并编写福佬意大利双语字典。
 
麦神父协助耶稣会士兼考古学家芬戴礼神父于海丰地区从事考古调查,从而对考古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致力于粤东及福建的考古调查工作,采集大量考古材料,以探讨华南的史前史。麦神父虽然没有接受正规考古学的训练,但他的研究工作具有开创性,成绩斐然。
 
1946年麦神父移居香港,并将他在中国大陆发现的器物转运到香港。麦神父除了牧民与考古调查的工作之外,还整理海丰的考古资料,编写《华南史前史》。1953年麦神父去世后,教会把他所建立的考古藏品捐赠予香港政府。这批藏品主要来自粤东多个史前至秦汉年间的遗址,种类繁多,而且经过基本整理,极具研究价值,曾于1956年、1972年及1975年分别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香港大会堂高座香港博物美术馆及星光行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以下就其中数件文物作扼要介绍,以说明麦兆良神父考古工作的情况及其藏品的重要性:
 
广东五华出土夔纹陶罐【图2】
麦神父留下的大量考古文物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广东省五华县出土夔纹陶罐。据麦神父的记述,这陶罐是于一条新修筑公路的路沟中出土,位一于小山脚下离地表约1米处,当时陶罐的一小部分已经外露。由于这夔纹陶罐外型美观且相当完整,在过去常被引用作为广东夔纹陶的代表器物。这器物同时收录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物大典》,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称之为"广东、广西地区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制作最为精良的夔纹带釉硬陶标本。"
 
三角尾遗址出土泥质陶片
麦兆良神父考古藏品中,有相当数量于广东省汕尾市三角尾遗址出土的泥质陶片,包含直短颈、矮圈足、广腹且多见有附加堆纹的罐类碎片。考古藏品中虽然没有完整器物,麦神父准确判断该种陶器类型为三角尾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典型器物,并依据碎片特征,描绘其典型器图【图3】。这种类型遗存,其重要性为近来粤东的考古工作所证实。揭阳地区的虎头埔文化的出土陶器中,其部分器物类型与这种三角尾遗存典型器物是相同的。不单如此,这种类型陶罐亦出现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古遗存,包括现今屯门龙鼓滩发电厂前身涌浪遗址、大屿山沙螺湾岬角遗址、东莞圆洲遗址、珠海宝镜湾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器物之中。
 
澄海发现汉代遗存
为配合展览,香港历史博物馆邀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邓聪教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邱立诚副所长,于2009年11月以「探索粤东历史的先行者──麦兆良神父考古藏品的历史意义」为题作公开讲座。讲座中,邱立诚先生道出两代广东考古工作者的隔世巧遇。麦兆良神父早于1940年代,在汕头东部的澄海曾发现一个汉代建筑遗址,并推测为汉代驻军留下的设施【图4】,有关资料载于1975年由香港考古学会以英文出版的《粤东考古发现》,但这项发现似未有其他学者跟进。随着岁月推移,人事更替,汉代遗址的位置已被人遗忘。邱立诚副所长忆述,1983年这处遗址终被澄海博物馆再次"发现",当时未知已有考古学家曾对遗址进行研究。邱先生于1988至1992年进行数次发掘,在编写发掘报告期间,翻阅香港中文大学林业强先生赠阅的《粤东考古发现》,读到最后一章有关澄海汉代遗址的描述,才恍悟麦兆良神父早已到访他所发掘的龟山汉代遗址。两代于粤东的考古工作者,透过考古资料的整理,不期而遇。
 
麦兆良神父对考古的贡献
麦兆良神父的考古调查开始至今,已有75年光景,他的工作成果于今天仍然是很有参考价值。此外,他是最早应用碳 - 14年代测定于中国考古研究的先躯。麦神父于1953年逝世前,他的著作《华南史前史》的手稿已经完成,可是他坚持待收到他送交美国化验的碳 - 14年代测定数据后,方付诸出版。可惜于他去世后数月,年代测定数据才寄到,不过,这些碳 - 14测年数据有力地证实他的年代判断是令人信服的,而这种勇于应用新方法探索过去的研究态度,正好说明麦兆良神父为华南考古所作的开创性贡献。
 
香港历史博物馆现正于一楼大堂举办"探求不息:麦兆良神父粤东考古藏品"展览,展期直至2010年2月1日,希望从麦兆良神父的考古藏品,让观众对粤东及香港地区早期的考古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

 

麦兆良神父(Fr Raphael Maglioni) 1891 - 1953图片

【图1】
麦兆良神父(Fr Raphael Maglioni) 1891 - 1953

夔纹陶罐图片

【图2】
广东省五华县出土夔纹陶罐

三角尾遗址典型器及主要纹饰物线图

>【图3】
三角尾遗址典型器及主要纹饰物线图 — 香港考古学会提供

汉代陶罐图片

【图4】
澄海出土的汉代陶罐

 

私隐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后修改日期:

© 版权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