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博物馆 - 以人为本
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
邱小金女士
2001年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于透过藏品陈列,以其特有的"实物语言",提供机会让不同背景、兴趣、能力及年龄的人士学习。随着与公众接触及沟通的机会日渐增多,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亦逐步扩展。一直以来,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搜集和保存文物,并以藏品为基础,利用研究和陈列展品,以及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传达不同讯息或达到教育的目的。时至今日,博物馆是以公众为本,并致力举办多姿多采的活动,以满足不同人士的需求。参观博物馆的人士包括不同年龄、不同家庭,以及不同社会、教育、种族与宗教组别。早于八十年代已有欧美学者提出这个「以人为本」的新「博物馆学」概念,强调博物馆的活动应尽量摆脱静态,转向动态发展。对博物馆教育工作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Eilean Hooper - Greenhill曾指出,"博物馆正逐渐由静态的藏品仓库,转而为活泼的学习环境"(1)。
现今的博物馆不但是一个提供学习机会的地方,也是一个消闲的好去处。参观人士在寻求知识或作深入探讨之余,亦期望博物馆之行能更为有趣。换句话说,公众希望博物馆能够满足他们对资讯教育与娱乐消闲并重的需求,在让公众增进知识、自我增值之同时,也可令他们感受到参观博物馆是充满乐趣的。为此,博物馆在陈列展品方面,特别采用了新颖的演绎技巧和手法,务求使公众更加感受到参观博物馆是寓教育于娱乐。别具创意的手法可以包括互动展品、历奇天地、手触展品、话剧表演、电子录音系统、互动电脑游戏与录像,以及多媒体节目等。博物馆可针对参观人士在教育和娱乐方面的需求,特别设计陈列展品的形式。透过精心策划,公众便可以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感受知性探索的乐趣。
此外,公众越来越着重与博物馆沟通的途径。很明显,传统以展柜陈列展品,辅以解说文字的单向式沟通已欠吸引,因为静态或流于说教式的演绎手法,实在难以引起公众的共鸣及参与。相反地,公众对亲身接触展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激发参观人士的学习兴趣,博物馆亦逐渐增加双向交流的活动,鼓励他们更多参与。举例来说,透过讲座、导赏、与馆长聚会、触摸展品的工作坊、示范、查询、研究小组等,便可增加与公众沟通接触的机会,从中听取他们对博物馆服务及活动的意见,了解他们对博物馆的期望及需求。博物馆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致力扩阔服务层面,贯彻工作宗旨。
公众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亦日益重视,尤其是作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博物馆需要发展本身作为教育资源方面的角色,为社会不同阶层人士,或特定对象提供服务。在博物馆内,参观人士期望有一个环境或空间可以让他们缅怀过去,汲取社会经验,或对自己身为社会一分子得到认同。这样既可令他们找寻到意义及价值,亦可愉快地寻求丰盛多姿的人生经历。与此同时,博物馆更透过多元化的推广活动服务社会,范围遍及学校、青少年中心、老人中心、社区中心及商场等,并提供藏品外借服务予学校及其他机构,发挥社会功能。为了进一步扩展社会服务,博物馆争取更多机会与不同的社区组织和人士合作,以借助他们的专长及分享经验。举例来说,博物馆与长者合作记录口述历史、举办展览讲述他们不同的故事。此外,还可安排其他活动如话剧表演、幻灯片介绍、社区经验分享会、怀旧治疗,以及口述历史计划的训练。
事实上,博物馆的访客也多来自学界。作为一个非正规的教育机构,博物馆的优点在于具备独特的藏品来辅助课室教学。学生有机会目睹实在的文物,因此有更深印象,更能巩固及加深从课本所学到的知识。此外,博物馆更不时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例如绘画、摄影、陶艺或模型制作,以及设计比赛、问答比赛、征文比赛、广播剧及历史研究报告比赛等,提供不同机会考验或激发学生的潜能,以达到活动教学的目标。博物馆在这方面的角色与政府目前的教育改革不谋而合 - 倡议全方位学习,鼓励学生走出课室,接触外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设施,藉此扩阔视野,发展多元智能,从而取得全面及均衡的学习经历。为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应与学校及社区保持密切联系,融合课室内外的活动,为培育年青一代出一分力,并尽量运用现有资源,服务社会。
总的来说,在芸芸文化设施中,博物馆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 不但肩负收藏、保存、研究和展示文物的重任,同时亦发挥多方面的社会教育功能。随着时代的转变及普遍教育水平的提升,公众期望博物馆是一个充满乐趣、寻求知识的地方,同时亦能够因应公众的需要,提供专业服务。在「以人为本」的大前提下,博物馆需了解参观人士的需求,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服务社群。在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支持下,相信博物馆的工作更能获得认同。
注:
1. Hooper-Greenhill, Eilean 1994, Museums and their Visitors, Routledge,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