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香港历史博物馆在文物教育方面的角色
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 丁新豹博士 |
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 邱小金女士 |
1997年
|
"文物"的演绎
要探索香港历史博物馆在文物教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先要对"文物"一词有基本的认识。文物与文化遗产有很密切的关连,是某一个地区或国家文化特征的标志。
大体来说,文物可分作三大类:其一是与地理及生态环境有关的自然文物,其二为古建筑及古迹等,其三为各类与文化(人文)有关的可动/有形或不可动/无形文物。
香港历史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保存及演绎香港的文物。多年来,博物馆都致力以各种资源和不同的演绎方式去满足各界人士日新月异的需求。
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功能
香港历史博物馆隶属临时市政局。自一九七五年成立至今,致力搜集、保存、整理、研究及陈列与香港及华南地区的考古、历史、民俗及自然历史有关的文物,并举办各类普及和学术性的推广活动,希望唤起公众对香港历史及文物的兴趣,从而建立其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现时馆址由十九世纪的英军兵房改建而成,而快将落成的永久馆址则位于尖沙咀东部,与香港科学馆毗邻,总面积达17,500平方米,将为市民提供更多生动有趣的展览、教育推广活动,以及力求完备的书刊销售服务等,以满足各界人士所需。
要了解香港历史博物馆在本地文物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先要对本馆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有四,部分功能跟其他博物馆相类,但亦有香港历史博物馆所独有的:
(一) | 教育中心-通过展览、出版刊物,以及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对香港的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识,并致力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和社会的责任感。 |
(二) | 文娱中心-举办生动有趣的展览和活动,及作为相关的学术团体与传统手工艺团体的活动根据地。香港考古学会、皇家亚洲学会和人类学会等学术团体经常在本馆进行研究及举办讲座。 |
(三) | 研究中心-肩负起搜集文物、记录文物及将文物整理储存的责任。此外,更进行多项专题研究,加深市民对馆中藏品与展览的认识,令其内容更为充实,与时并进。 |
(四) | 修复中心-确保香港的历史文物得到适当的保护和管理。博物馆的修复组备有先进设施,可检查文物受损的原因及加以修复,可帮助阻止情况继续恶化,使文物得以长久保存。藏品储存及展场均设有严格的湿温控制系统。 |
角色之一:文物藏家
路易斯(Geoffrey Lewis)是八十年代英国利斯特大学博物馆研究部的主任。他认为"文物是人类起源、发展、传统、艺术和科学成就,以及作为社会一份子的物证。由于文物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现实的真相,超越时空,故此具有特殊的意义,受世人珍视和保护。"由于与博物馆有关的文物大都属实物,因此传统上被视作搜集及收藏历史文物的机构。
学者阿历山大(Alexander E. P.)于其著作《博物馆动向》(Museums in Motion, 1979)中指出"历来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搜集文物。时至今日,这功能仍然是很多博物馆赖以存在的主因。"他又指出:"大多数博物馆都搜藏文物,因为他们相信文物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能反映过去,有着强大的教育功能,值得深入研究。不论文物是文献、艺术品或科技产品,都能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宇宙、自然、传统文化和前人生活的状况。为了将这些重要讯息传达下一代,博物馆得小心翼翼地保护其藏品。"事实上,博物馆与其他机构的最大分别在于其实物及标本藏品。握要而言,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可归纳为本地考古藏品、香港及华南地区的历史藏品、民俗藏品及自然历史藏品等四大类,涉及不同的学术领域。
过去数十年来,香港历史博物馆透过多个途径搜藏了大批与本港历史文化有关的实物和材料,建立了丰富的藏品。其中大部分是本馆同事积极通过田野工作采集回来,亦有热心人士的慷慨捐赠,或在本港和外地购藏所得。以下将重点介绍博物馆的藏品,并阐述它们在保存文物和推行文物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一) 考古藏品
香港历史博物馆有三批主要考古藏品,其一是著名的麦兆汉藏品。三十至五十年代间,麦兆汉神父(1891-1953)在中国东南沿海从事考古工作,搜集了数以吨计的史前文物进行研究,其中大部分来自香港以东一百五十公里的海丰。麦兆汉神父去世后,罗马天主教会将整批文物捐予香港政府,香港历史博物馆于七五年接管了该批珍贵文物。
其二为芬戴礼藏品,是芬戴礼神父(1886-1936)三十年代于南丫岛发掘得的史前遗物精萃,由香港耶稣会长期借予博物馆展藏。
据一九七六年实施的古物古迹法例,所有在本港出土的文物必须存放于中央考古收藏室。自七八年始,博物馆成为收藏室的正式管理机构。近年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必须抢救发掘大量考古遗址,因此收藏室的藏品大增。
这三批考古藏品内容丰富,见证着香港过去六千年间、由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人类活动,是研究香港史前时期的珍贵材料。此外,博物馆还藏有一些七十年代以前在不同地方出土的文物,其中不乏研究香港古代史的宝贵资料。
(二) 民俗藏品
香港历史博物馆的民俗藏品都是通过实地考察、专题研究、收购和热心人士捐赠等方式累积而来,是研究本地民俗的重要材料。藏品包括农村家具、竹编物、日常生活器具、工具、农具、渔具,以至木偶、乐器、戏曲道具、建筑装饰、版画等民间美术和工艺品。
昔日在本港水域作业的传统渔船正日见稀少,博物馆遂聘请了几位老船匠按传统造船法建造了多艘旧式渔船的模型,保留了这种即将失传的造船技术。
民俗藏品亦包括与本地习俗和信仰有关的文物,如嫁娶及丧葬用品、庙宇器物、于不同节日和仪式中使用的器具,以及各类装饰用品等。本地工艺品及有关的器具亦在搜藏之列。此外,又以录音和录影形式将戏曲剧种、木偶戏和各种仪式的进行过程辑录下来。丰富的民俗藏品对认识和研究香港的传统文化有莫大帮助。
近年来,博物馆积极在新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采集、收购和接受捐赠等不同形式,得到不少本地传统服饰。这些藏品的年代由十九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数目超过二千件,种类繁多,而且来自不同种族及性别的人士,其中有农村服饰,亦有城市及西方风格的服饰。这批藏品不单为未来的本地服饰研究及展览提供宝贵的材料,更让我们对香港的民生演变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本地历史藏品
这方面的藏品包括有关本地历史的器物、图文记录和各类资料,标志覑香港各个发展阶段的面貌及其独有的文化遗风。本地历史藏品种类繁多,列举如下:
1. | 早期商船及现代航船的模型,展示香港的海运历史。 |
2. | 逾万帧历史图片及明信片,展示昔日香港的种种面貌。 |
3. | 有关本地邮政历史的藏品,包括一批珍贵的香港邮票。 |
4. | 完整的货币藏品,不单是本地钞票及钱币,还包括澳门和广东的货币。 |
5. | 各种本地交通工具如缆车、电车、火车厢、巴士的实物及模型。 |
6. | 历来本地工商业及教育的重要文献资料。 |
7. | 三十年代至日治时期(1941-1945)本港居民的口述历史记录,细致地道出自身的经历和见闻。 |
8. | 其他与本地历史有关的物品,包括重要的农村建筑模型、碑铭拓本、界碑、路碑、桥梁及庙宇碑碣等。 |
9. | 新增的军械藏品,如枪炮、装甲车及其他战争器械。 |
(四) 自然历史藏品
香港历史博物馆现正积极拓展有关香港自然历史的藏品。现有藏品包括史提堡先生捐赠的香港贝类标本,李炳翀医生和日本昆虫学家石井诚先生捐赠的香港蝴蝶标本,许士芬博士和谢国昌先生捐赠的香港及世界岩石和矿物标本,以及庄臣先生夫人捐赠的动物标本。
多个政府部门和文博机构如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亦捐出各种岩石、化石、蝴蝶和动植物标本。本馆藏有约翰古特尔绘制的《亚洲雀鸟》七册,内有五百四十多幅石版插图,全以人手着色。
举凡有关岩石、化石和动植物的图片、绘画、文献、标本等都归入这类藏品,是香港地质及自然生活的历史记录。
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共计五万六千多件,是本港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及文献纪录。至于藏品的范围,临时市政局的政策细则已清楚列明,并不时修订及检讨,务求与时并进。博物馆的藏品丰富而种类繁多,今日所收藏的,他日都会变成古物,正好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博物馆不但为今日的社群服务,还为我们的下一代和后世的史家们效力。
角色之二:文物演绎者
香港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个重任是判别那类文物值得保存和收藏,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演绎藏品,以配合研究、展览和教育等目的。费曼提顿(Freeman Tilden)在其著作《演绎我们的文物》(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1978)中认为"演绎是一项教育活动。如实地介绍文物并不足够,要通过亲身体验及借助各种说明媒介去发掘文物的涵义和关系。"由原来脉络分割出来的物品、图像或文献等必须重组起来,观众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而博物馆展览的重心所在正是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意义带给观众。透过出色的演绎,博物馆可以充份发挥其文物藏家的本色。这些文物都有其自身价值,能吸引人们观赏。
然而,现时博物馆演绎展品的方法跟过往已大不相同,改为向观众提供富于教育、艺术、资讯以及娱乐性的文化经验。一件或一组展品,必须有恰当的陈列环境才能吸引观众。另外,展品,平面设计、影音装置、颜色、灯光及组织结构等也需要相互配合,又或利用多感官设计令环境更富趣味性,吸引观者一起参与,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下加深对展品的认识。
香港历史博物馆希望举办各类与考古、本地史、民俗和自然历史有关的展览,让市民对本港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民生经济等有更大的兴趣和更透彻的了解。建馆迄今,博物馆共举办了七十多个专题展览,主题极广,是本馆人员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列举部分展览如下:
1. | 本地考古为主题的有"陶瓷之路:竹篙湾出土文物"、"东龙炮台"和"深湾五千年"等; |
2. | 民俗方面的有"市影匠心:香港传统行业及工艺"、"罗衣百载:香港服饰演变"、"香港偶戏"和"本地传统婚俗"等; |
3. | 本地史题材的有"三年零八个月"、"成功之路:香港经济奇迹"、"百年树人:香港教育发展"和"香港历史研究资料展"等; |
4. | 自然历史方面的有"生存契机在环保"、"中国自然保护"和"让他们活下去:保护濒临绝种的动植物"等。 |
此外,为了扩阔展览的范畴,香港历史博物馆与国内外文博机构一向保持密切联系,合办了不少专题展览。近年与国内合作的展览有"河岳藏珍:中国古地图展"、"岭南古越族出土文物展"和"良渚文物珍品展"等;与海外合作的则有"人类故事"、"美国玩具展"、"马来西亚传统工艺"和"泰国历代陶瓷工艺"等。这些展览不但促进本港与国内地区及邻近国家的文化交流,更让本地市民有机会认识到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
经过多年的研究及悉心筹备,名为"香港故事"的长期展览终于在一九九一年十月展出,藉历史文物、模拟景观及影音节目等介绍香港六千年来的历史,是香港有史以来同类展览中规模最大的。展览形式不但生动有趣,还极具启发性,让参观者有机会全面认识香港的历史文化。展览举办以来,好评如潮,学界的热烈反应尤其令我们感到欣慰,参观人数每年都在稳定增长。通过这些展品,市民得以寻获自己的根及认识自己的生活方式。年长的观众更可藉此重温昔日光景,年轻人则以古观今,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增加了一定的认识。博物馆竭尽心思,除让藏品的功能得到充份发挥,又向其他文博机构、团体及热心人士商借藏品展出,令展览内容更为丰富。
角色之三:研究中心
博物馆一向非常重视研究,因为有详细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支持我们举办高水准的展览。八十年代中期至今,本馆共进行过十七个研究,主题有传统民谣、偶戏、打醮、碑铭,本地教育、服饰、古老行业、传统工艺,以至二十世纪前期本地人的口述历史、香港海岸防卫等。所有研究项目都取得丰富的成果,除用于展览外,还编刊成书。此外,又成功建立了一个丰富的香港历史文物资料库。
事实上,要保存珍贵的香港文物,除透过收藏的途径外,古迹的保护都极其重要。本港有五十八处被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的地点"(SSSI),博物馆已计划举办一个大型研究项目,深入探讨这些地点在地质、鸟类和植物学上的重要性,藉此唤起公众对本地自然文物的认识和关注。
角色之四:教育及康乐中心
作为政府资助的文化机构,香港历史博物馆有责任为大众提供各类有趣的教育及推广活动,培养市民对社会变迁及本地文物的兴趣和认识。
一九八六年七月至今,博物馆每逢星期六下午都举办活动,以专题讲座、播映电影和录影带等形式介绍香港的历史文化,市民可免费参加。讲座题材广泛,围绕本地民俗信仰、钱币及邮票的搜集、街名典故及经济民生等;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大部分都辅以幻灯片、标本或相关实物讲解,以增加趣味性。
传统手工艺示范亦广受市民欢迎,计有编织草蜢、捏面粉公仔,操纵布袋木偶及提线木偶等。为了推动市民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博物馆还开办了多个有关传统中国工艺的课程,教授扎作灯笼、打绳结、剪影技术及制作面粉公仔等。最近又举办了教授制造本港历史建筑模型的工作坊,让参加者有机会多认识本地文物及明白保存文物的重要性。
为了让市民多认识本地文物,博物馆经常举办参观活动,带领市民观赏及考察具自然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地方,足迹遍及港九和新界各地。参观围村、祠堂、书院及其他历史遗迹,有助探索早期居民的生活和发展;游览碉堡、炮台和战争纪念碑等能体验战时境况;游览港岛名胜古迹有助了解香港早期的发展;参观米埔自然保护区及元洲仔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或观察香港的地形及海岸特色等,都能够加深市民对香港自然文物的了解。参加者的热烈反应让我们意识到市民都很希望多认识香港的历史文物。
一直以来,博物馆都致力争取更多人士,特别是学界,参与其活动,为未来建立观众基础。向学界传递保护文物的讯息,往往收效较大。为了充份利用博物馆的资源,我们特地举办了一系列巡回展览,将过往的展览内容精简,供学校免费借展,让学生有机会认识香港的历史和文物。这些小型展览的题材包括香港近百年来的发展、传统渔业、陆上交通、李郑屋汉墓和香港常见矿物等,部分附有影音节目,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大多数教师都很赞赏这项推广服务。其他供免费借用的教材还有专题幻灯片及录像带。
此外,博物馆亦邀请香港教育学院的师生参加讨论会,向他们介绍如何利用本馆的资源以协助文物教育,并利用丰富的藏品为教师和学生们举办了一些实习课程,让他们接触藏品,加深对文物的认识。实习课程大多以讲座形式作结,让教师、学生及本馆人员交换心得及讨论问题。我们已举办了多个有关本地考古、矿物标本研究和中国传统拓印的实习课程,成绩令人满意,让学界有机会深入研究本馆的藏品,并建立教师、学生和博物馆之间的密切联系。
为了增进教师们在香港和华南地区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博物馆特地为他们举办了一系列有关本地历史及考古的讲座及研讨会,邀请本地及国内专家主讲,介绍香港史的研究材料、本地教育的发展、日治时期的生活、香港及华南地区的考古发现、南中国海二千年来的贸易等题目,让他们在教授历史时能有更广阔的视野。
自一九九一年起,博物馆每年与教育署合办校际香港历史研究报告比赛,目的是鼓励中学生们考察香港的历史文化,以提高其文物意识与兴趣。迄今已举办了六届,主题包括本地教育、传统行业和手工艺、商业机构、传统节日、分区发展及交通等。学界反应热烈,报告水准甚高,令人鼓舞。据学生们所说,比赛让他们有宝贵的机会去磨练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了他们对香港文物的兴趣与认识。
博物馆目前的教育和推广服务仍未臻完善。我们将尽力扩阔服务层面,以免有负大众的期望。
角色之五:管理本地古迹的机构
李郑屋汉墓和已有二百年历史的客家村屋"罗屋"都是香港历史博物馆管理的古迹,现已成为博物馆的分馆,开放予公众参观。
李郑屋分馆位于九龙深水埗东京街。一九五五年八月初政府兴建李郑屋邨时发现一座有四个墓室的古墓,内有五十八件陶瓷及青铜明器。从墓室形制、墓砖铭文及明器式样推断,应属东汉年间(公元25-220年)的古迹。政府将古墓原地保存,建成展览馆,五七年六月正式对外开放,六九年归市政局管辖,七五年正式成为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分馆。为了控制墓内的温度和湿度,特地在墓口装上玻璃,把墓室封起来,并加装湿温控制系统。八八年十二月政府宣布古墓为法定古迹,受永久保存和保护,供市民及国内外游客参观。
罗屋民俗馆位于柴湾吉胜街,由一所名为"罗屋"的中型客家村屋改建而成,是十八世纪的典型客家建筑,原为罗氏祖业,从契约中可追寻其历史。五十年代间,政府为了发展柴湾而将该区的大部分古老村屋夷为平地,独存罗屋。七二年政府决定保存罗屋,并把它改建成博物馆,由市政局管理。鉴于其历史价值,八九年十一月被定为法定古迹,九○年一月开始对外开放。为了将内部回复二十世纪初的面貌,特地在屋内摆放古老的农舍家具、农具及客家人常用的器物,全部来自本馆的民俗藏品。罗屋毗邻是单层的民俗馆展厅,是后来加建而成的,陈列着罗屋和柴湾的历史资料。小小的罗屋民俗馆遂因此成为香港早期客籍农家生活的缩影,反映了保存文物的需要和意义。
结语
香港现已回归祖国,市民寻根和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前提高,尤其希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为了让年青的一代有机会了解本地文化及文物,教育署于一九九八年将本地史纳入中学历史科课程范围。大势所趋,香港历史博物馆自当积极迎接挑战,务必为不同类别的对象及参观者提供更精彩和多元化的节目与活动。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今的博物馆已不再以藏品为本位,而改以服务观众为目标。有见及此,香港历史博物馆将会在教育方面多下功夫,尽量满足观众和服务对象的需求、重视他们的反应,以免有负他们的期望。近日博物馆计划修订其藏品范围、展览内容、研究区域和宣传策略等,就此公开谘询,收集公众的意见,供临时市政局博物馆委员会制订五年计划,希望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令他们对香港的文物产生兴趣,继而欣赏和珍视这些历史和文化遗产。
注: | 此篇文章曾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在「文物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该研讨会由古物谘询委员会、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与文康广播局古物古迹办事处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