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Font Size
 
 
 
专题文章
 

专题文章

 

从小型展厅到规模完备的博物馆

前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
何清显先生
2005年

 

今年是香港历史博物馆30周年纪念,博物馆拥有现在的规模和日渐扩大的基础观众,「三十而立」这句贺辞,可以当之无愧了。

 

记得当我放下粉笔加入博物馆时,历史藏品只是栖身香港大会堂高座的美术博物馆的一小部分。当时还是按照英国小城市的管理模式,博物美术馆和图书馆都连在一起,设在大会堂旁。馆中不论是展厅或藏品库都是具体而微,历史展览只好和美术展览轮候展出,藏品也很有限。从那时开始,心中所想的是如何能使历史这部分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但限于客观条件,在最初数年也只能努力建立藏品,间中也会办一些展览以助宣传及搜集。旧式渔船模型和本地木偶戏藏品,就在这时候和已故的林秉辉兄一起,经过许多田野工作和采访陆续建立和扩展的。而最珍贵的,便是和渔民、建做渔船模型的船厂东主、老师傅以及木偶艺人等建立友谊,取得许多资料。

 

1975年7月,博物馆终于踏出了第一步。当时的市政局在尖沙咀星光行租了700多平方米的地方作为展厅,而藏品库及工作室则设在海防道九龙公园内的一所旧兵房里。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匪夷所思:展厅不论在楼底高度、面积、人流控制、气温湿度等等,都不符合博物馆的标准;而旧兵房虽经修葺翻新及加上空调,但和理想的藏品库仍然相差甚远,同事们要多花不少精力才能办好展览和照顾藏品。但在这些不理想的条件下,博物馆逐步建立了考古、民俗和本地史藏品,而在星光行的展览也吸引了不少观众。林秉辉最擅长的钱币及邮票展览固然哄动「爆场」(在开馆两个月内我们便要换掉两扇被人群挤爆的玻璃门),而在传统渔业及农业展览中,看到年龄较长的观众自行向子女们讲解他们以前怎样从事渔业或农耕,深深地感受到反映生活、让观众投入才是博物馆成功的要诀。当然也感受到当时展览场地狭小和向市民提供服务的条件是多么的不足。

 

从80年代开始,我的时间大都花在如何为博物馆争取建立永久馆址上。经过许多努力与挫折,在1983年总算从星光行租赁场地走出来,于九龙公园另外两座改装的兵房设立了临时而比较像样的展厅和工作场地。而在这临时馆址举行的专题展览,例如「香港制造」、「传统婚礼」,以及大型借展如「中国古人类」及「中国恐龙」等,它们受欢迎的程度也证明了香港实在需要一座永久的历史博物馆。但是由于当局同时间也要发展美术馆及科学馆,只可以在1989年于九龙公园两座旧兵房之间加建新翼展厅。即使如此,这座新翼已经让博物馆设立了长期的本地史展览「香港故事」,以现代化的展示方式,透过环境重构,以多媒体及其他和观众互动的方式展示藏品和主题,让香港市民及外地游客快速地看到香港从史前到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感受到香港在蜕变中经历的笑与泪。

 

经过多年的争取与筹划,香港历史博物馆在漆咸道的永久馆址工程项目终于在1995年落实,同年我也总算可以松一口气退下火线,把发展新馆的棒子交给丁新豹总馆长和其他同事了。现在的历史博物馆建筑是专为博物馆用途而设计的,馆中藏品丰富,香港历史的长期展览内容精美完备,专题展览多姿多彩,而周边设备齐全,和起步时的小展厅小仓库相比,可以说是云泥之别。在这优美的硬件之外,同事们的专业质素不断提升,而馆方对观众和学生提供的服务亦更为多样化。希望香港市民和观众对香港历史博物馆多加爱护,多点使用博物馆和她的分馆,以及提供藏品与资料,因为只有观众的参与和支持才能赋予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和生命力。

 

最后,在此谨祝历史博物馆在「三十而立」后会更趋成熟,更能迎接21世纪的挑战。

 

1985年「中国恐龙」展览图片

1985年「中国恐龙」展览中,何清显先生带领嘉宾参观展品。

1987年博物馆员工合照

1987年博物馆员工合照,前排左六为何清显先生,其身旁为林秉辉先生。

 

私隐政策 / 重要告示    最后修改日期:

© 版权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