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2025 – 15.12.2025
香港歷史博物館夢周歷史影像暨文化館及一樓大堂
免費參觀
支持單位
國家文物局
聯合主辦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中國國家博物館
聯合籌劃
香港歷史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獨家贊助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中國國家博物館戰略合作伙伴(香港地區)
中國銀行(香港)
協辦單位
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
特別鳴謝單位
香港地方志中心
紫荊文化(香港)集團有限公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萬眾一心,方能共禦外侮。1931年九一八事變揭開日本侵華的序幕,到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全民族總動員抗戰,1945年中國抗戰全面勝利,中國軍民經歷了長達十四年的英勇戰鬥。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與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展開了浴血奮戰,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陣營取得主動權和最後勝利,並贏得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尊重與支持。
展覽透過約183件從中國國家博物館、本地文博單位及收藏家商借的抗戰文物,輔以本館的藏品及搜集得來的歷史照片和錄像,全面闡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始末、香港在全民抗戰的重要角色,以及中國戰場與世界反法西斯戰場聯為一體的意義,表現出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抗戰精神,對終結戰爭和維護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眾導賞服務(9月13日開始)
全程約1小時,每團名額20人,先到先得。參觀者須於導賞時段開始前一小時內到一樓大堂導賞服務處索取籌號,以預留登記名額,詳情請按此。
團體參觀及導賞服務(9月13日開始)
為參觀人數達20人或以上的註冊學校、慈善團體或非牟利機構及獲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支持的真正非牟利地區團體,以及10人或以上專為殘疾人士或長者服務的註冊學校、慈善團體或非牟利機構提供展覽導賞服務,詳情請按此。
此展覽為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網頁 https://www.ccpo.gov.hk/tc。
網頁連結:
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
https://www.ccpo.gov.hk/tc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香港賽馬會、其各自關聯公司或任何參與彙編此載內容或與彙編此載內容有關的第三方(統稱「馬會各方」)皆無就內容是否準確、適時或完整或使用內容所得之結果作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或聲明。任何情況下,馬會各方皆不會對任何人或法律實體因此載內容而作出或沒有作出的任何行為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 |
彭友仁繪《難民行》水墨畫 |
![]() |
上海一二八事變後愛國人士黃炎培題字的鐵盤,刻有「鐵花何斑斑 中有戰士血」。 |
![]() |
毛澤東著、偽裝為《文史通義》的《論持久戰》 |
![]() |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軍在華北對日軍發動百團大戰。圖為八路軍攻克河北省淶源縣日軍據點東團堡後歡呼勝利。 |
![]() |
《香港受難圖‧拉伕》 |
![]() |
抗戰時期,美國華僑社團曾經開辦過一些航空學校或培訓班,為祖國的航空救國培養了不少人才。 |
![]() |
八路軍代表致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感謝函 |
![]() |
徐悲鴻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為抗戰籌款舉辦畫展時的水彩畫《琵琶行》 |
![]() |
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的棉夾克 |
![]() |
中華圖畫雜誌號外「日本投降專號」 |